
產(chǎn)品分類
聯(lián)系方式
一、獼猴桃缺鉀的原因
患病獼猴桃葉片的鉀含量是健康葉片的一半。5月中旬取樣,健康葉片含鉀量超過干物質(zhì)的2.8%。8月中旬,標準鉀含量為干物質(zhì)的2%以上。因此,當鉀含量低于干物質(zhì)的2%時,就會出現(xiàn)缺鉀的癥狀。
根據(jù)實驗調(diào)查結(jié)果,修剪和采摘果實會帶走一些鉀元素,成熟的果樹會比幼樹損失更多的鉀元素。只有一種水果,紅肉獼猴桃每1000公斤損失3~4公斤。此外,果園中的禾本科雜草和苜蓿植物也從獼猴桃根系周圍的土壤中吸收和帶走一些鉀。因此,土壤鉀容易缺乏,不能滿足獼猴桃的生長需求。
常見的缺鉀因素如下
①紅黃壤土、沖積砂質(zhì)土、淺海沉積砂質(zhì)土、丘陵地區(qū)新復墾土壤等。,含鉀量低或質(zhì)地粗糙,鉀流失嚴重,有效鉀不足;
②大量偏施氮肥,少施有機肥和鉀肥;
③土壤中鈣鎂過量施用,因拮抗作用導致缺鉀;
④排水不暢,土壤還原性強,根系活力下降,阻礙鉀的吸收。
二.獼猴缺鉀后的補救措施
1.更簡單粗暴的方法是直接補施鉀肥,可以緩解缺鉀。常用硫酸鉀和氯化鉀。
實踐證明,紅肉獼猴桃對氯的需求遠遠超過普通作物,與氯的需求密切相關(guān)。當鉀肥供應不足時,對氯的需求更大。因此,氯化鉀肥料優(yōu)于硫酸鉀。
國外試驗證明,在生長期的三個月內(nèi),分四次施用氯化鉀,每次每畝施用6.7公斤,不僅沒有引起氯化物中毒和抑制獼猴桃的生長,而且果實產(chǎn)量顯著增加。因此,獼猴桃可以耐受高濃度的氯離子。每次施鉀肥,不宜過量。由于鉀離子濃度高,會抑制根系對鎂、鈣離子的吸收,導致鎂、鈣缺乏??偨Y(jié)四川歷年施肥經(jīng)驗,得出每年每畝施氯化鉀30~33.5公斤,適宜每年2~3次,可使紅肉獼猴桃正常生長。
2.適當掛果,以免樹超負荷,鉀流失過多??刂七m宜的氮肥施用量。缺鉀初期,葉面噴施含0.2%~0.3%磷酸二氫鉀,或0.3%氯化鉀或0.3%硫酸鉀。果園應增加施鉀量。